斗子文又名斗谷於菟,是中华班氏的始祖斗班的父亲。是楚国第十三代国君若敖的孙子。他生前曾担任楚国令尹27年,以清正廉明、执法如山,以身许国,毁家纾难,辅佐国君楚成王开拓了国家的疆域,壮大了楚国的国力,是历史上少有的良臣名相。 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记载了2700多年前发生在今湖北省云梦县境内的一庄非常神奇的故事:楚国的国君若敖娶郧国(在今湖北省云梦县一带)国君的女儿,生了一个儿子叫斗伯比,不久(公元前764年)若敖逝世了,斗伯比跟他母亲养育在郧国。50多年后(大约在公元前710年前后),斗伯比和陨君(斗伯比的舅父)年轻貌美的女儿,有了私情,致使其表妹怀孕。被其舅母发觉。虽然表姊妹结婚,也是一桩佳话,但是,郧夫人一是因为斗伯比已经娶亲,并生育子女;二是不想让女儿重蹈其妹妹很年轻就失去丈夫寄居娘家的覆辙,就坚决反对这庄婚事。遂让女儿称病,并且另居一室。十月怀胎,生下了一个男孩。为给女儿遮丑,就把孩子丢在当地的“梦中”。“梦”是楚国地方语言,指草泽,即季节湖,每到夏天丰水季节,则湖网相连,烟波浩淼;冬春枯水季节,则水退陆进,草木茂盛,成为理想的猎场。这天,郧君到云梦泽中打猎,见到一只雌虎正在给一个弃婴喂奶,不禁大惊失色,罢猎而归。并把所见奇闻告诉了郧夫人,郧夫人心知肚明,便将女儿的隐私如实告知郧君,郧君惊诧不已,立即亲率部下驱车到云梦泽,把他的外孙抱了回来,并给这个孩子取名“斗榖於菟”,字“子文”。郧国是多民族杂处之地,多种语言混用。“榖”是古越语,喂奶的意思;“於菟”(wu tu)是古 彝语,义为“虎”;“榖於菟”是越彝混合语,意为老虎喂奶;子文的“文”取老虎斑纹之义。 郧君比郧夫人开明,成全了女儿和伯比的婚事。后来,比伯为楚武王的执政大夫,辅佐楚武王开拓千里疆土,功勋卓著,被封于“斗”地,因此以斗为氏,人呼斗伯比。其子斗子文后来为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——令尹。 楚文王在位13年去世,7岁的长子熊艰即位。熊艰的德才不如胞弟熊恽,其母也特别疼爱熊恽。熊艰担心日后自己的国君地位会被熊恽所取代,总是想方设法打压熊恽,以致兄弟关系紧张。一些受到熊艰宠信的臣僚,从一己的私利出发,竟教唆熊艰杀死熊恽,以绝后患。一些富有正义感的老臣宿将,则坚决反对加害无辜,并积极设法保护熊恽免受其祸。斗子文就是主持正义,保护熊恽的中坚力量之一。后来,熊艰谋杀熊恽的阴谋日益彰显,斗子文等一批大臣被迫保护着熊恽逃奔到随国(今随州)避难。不料熊艰在其宠臣的簇拥下,追赶到了随国。斗子文等楚臣请求随候出兵应战,在激战中杀死了熊艰。斗子文等人立刻护送熊恽返回楚都即位,是为楚成王。 楚成王即位时不满9岁,军政大权全落在成王的叔父令尹子元手中。成王年幼,子元一手遮天,为所欲为,竟然对成王的生母文夫人产生了非分之想。文夫人虽到中年,但天生丽质,楚楚动人。子元先在文夫人的宫室近旁营造自己的新邸,以求与寡嫂亲近。某日,子元故意在他的新邸演出场面宏大,气氛热烈,乐声嘹亮的《万》舞,以挑逗文夫人。文夫人被嘈杂的声音骚扰得心烦意乱,寝食难安,哭诉着说:“先君演奏《万》舞,用以整军经武,而今令尹不去向敌国开战,却在我这个未亡人近旁演《万》舞,实在太离谱了。”宫中有人将此话透露给子元,子元为讨好文夫人,果真无端启衅,兴师讨伐郑国。虽然阵容强大,但因师出无名,结果无功而返。子元回到楚都,以为会讨得文夫人的心欢,公然搬进王宫住下。对此,文夫人无比愤慨,朝中文武义愤填膺。大臣斗射师规谏子元退出王宫,竟被子元扣留,还戴上了手梏。斗氏家族是握有兵权的庞大氏族,他们不能容忍子元的胡作非为,申公斗班(班姓始祖)于楚成王八年秋(公元前664年)率军包围王宫,杀死了子元,解救出斗射师和成王的母亲。斗班乃斗谷於菟斗子文之子。“班”是楚地方言对虎的别称。子元被杀后,成王任命斗子文为令尹。 子元为令尹时,铺张浪费,挥霍无度,入不敷出,国库空虚。子文接任令尹后,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是财政困难。子文体国如家,“自毁其家,以纾楚国之难”。他自动献出自己的家财,以解国家的燃眉之急,成为“毁家纾难”这一成语的来源。未完待续[B][/B]